在太湖之濱,一場改寫城市發展史的革命正在醞釀。2024年5月,無錫市政府正式印發《無錫市零碳園區建設三年行動方案(2025-2027年)》,劍指規模化零碳園區示范城市。這座萬億級工業強市,正以破釜沉舟的勇氣向"零碳未來"全速進發。作為扎根無錫22年的專精特新"小巨人",安科瑞電氣以三大維度、九大創新模塊構建零碳園區數字基座,正在書寫中國工業減碳的新范式。
方案部署的"四大攻堅行動"直指轉型要害:
1. 能源結構革命:到2027年實現園區可再生能源占比超40%
2. 數字賦能升級:建設100%覆蓋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統
3. 產業生態重構:培育20個零碳技術產業集群
4. 標準體系創新:制定個工業園區"零碳認證"標準。
安科瑞自主研發的AcrelEMS能效管理平臺,在無錫高新區試點中展現出驚人潛力:
毫秒級響應:20000+監測點實時捕捉設備"呼吸節律";
數字孿生建模:1:1還原園區能源流動,預判92%的能效瓶頸;
動態優化算法:在蘇錫常5個園區實現平均18.7%的節能增效;
"就像給園區裝上神經中樞,光伏、儲能、充電樁自動對話。"項目負責人描述道。該平臺已通過德國TüV萊茵認證,成為全球少數兼容IEC、GB、DL三大標準的系統。
面對歐盟碳關稅等新規,安科瑞碳管理系統正成為企業新護城河:
全鏈追蹤:從原材料到成品的碳足跡精確到工序級別
智能預測:提前180天預警碳配額缺口,準確率達89%
交易直連:無縫對接上海環交所,已完成16筆CCER跨境交易
無錫某精密制造企業接入系統后,不僅獲得德國博世"綠色通行證",更通過碳資產運營增收1200萬元。這套系統現已成為長三角200+出口型企業的標配。
在傳統園區,30%的能耗浪費源于設備亞健康狀態。安科瑞的解決方案正在這種現狀:
振動感知:200Hz高頻采樣捕捉設備"心跳異常"
熱成像診斷:提前48小時預警電氣火災風險
壽命預測:基于10萬+設備數據庫的AI壽命模型
在無錫某汽車零部件園區,該方案將設備故障率從5.3%降至0.8%,年度運維成本直降670萬元。更關鍵的是,避免非計劃停機帶來的碳排波動。
作為無錫土生土長的科創企業,安科瑞深度參與地方標準制定:
主導編制《工業園區碳排放監測規范》等3項地方標準。
在錫建設大企業微電網實驗室,年測試能力達300+場景。
與江南大學共建"零碳技術研究院",培育產業人才。
這種"政產學研用"深度融合的模式,正在催生奇妙的化學反應:某紡織園區通過安科瑞方案,將蒸汽余熱轉化為數字化資產,年創造碳匯收益超2000萬元。
在無錫高新區,試點園區已現雛形:光伏車棚與儲能電站交織,智慧路燈自動調節亮度,每一棟建筑都成為"虛擬電廠"的節點。安科瑞的能源物聯網系統正在這里編織著零碳神經網絡,讓傳統工業園區蛻變為會呼吸的有機生命體。
這場轉型帶來的不僅是環境效益。數據顯示,零碳改造可使園區企業平均運營成本下降18%,產品碳標簽更帶來5-15%的溢價空間。正如某入駐企業負責人所說:"零碳不是成本,而是新時代的競爭力密碼。"
無錫的雄心不止于自身。隨著"零碳園區建設導則"即將升格為長三角區域標準,這座工商名城正將經驗轉化為可復制的中國方案。安科瑞作為核心參編單位,其智慧能源解決方案已服務全國380+園區,累計減少碳排放相當于再造7.6個黿頭渚森林公園。
站在"雙碳"目標的關鍵節點,無錫以三年行動方案吹響沖鋒號。這不僅是城市的自我革新,更是在為全球工業文明轉型探路。當萬千企業攜手科技伙伴共同前行,零碳未來的美好圖景正在太湖之濱徐徐展開。
(關注我們,獲取零碳園區建設,預約安科瑞專家團隊免費診斷)
安科瑞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聚焦用戶側能效管理20年,產品覆蓋電力監控、電能質量治理、微電網系統等領域,服務全球30,000+項目,助力千行百業實現綠色低碳轉型。